相信大多父母都大致了解小朋友的性向為何!數理能力強嗎?文字表達好嗎?空間概念可以嗎?對於自己的長處及短處也應是了如指掌。
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及安親班的管教後,是否有很長的時間沒有了解孩子的成長。
在進入忙碌的工作及家事後,是否少了了解家中成員內心真正的想法。
在教學期間,筆者發現現今社會的生活壓力大多人都是在家中面對螢幕排遣。好一點的家庭是闔家觀賞,但一般忙碌的家庭只有讓孩子自己玩自己的。不僅錯過了親子交流的機會,更增加了拒絕溝通的可能。在多元的休閒生活中,推廣桌上遊戲的原因在於他是不受氣候影響的、短時間的、單元性的、主題多元的、互動性強的、年齡限制少的。相對於室內的音樂及影片欣賞、閱讀活動,他是優於其互動性;相對於室外的體能活動,他是優於其年齡限制。
推廣教學時,當有學生面對苦手的遊戲類型,便加強EQ管理為遊戲主軸。反之,便加強激勵IQ的成長。在全世界目前五萬多筆遊戲的現況下,要找到大多數人都喜愛的遊戲是很容易的。以下分享大致的類型供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適合親友的遊戲。
根據Boardgame geek(以下簡稱BGG)網站的分類大致將遊戲分為八類,抽象棋、客製化遊戲、兒童遊戲、家庭遊戲、派對遊戲、策略遊戲、主題遊戲、戰爭遊戲。因網站為網友維護,故分類多以遊戲成員及遊戲內容的大方向為標準,所以有些遊戲會跨類別便於玩家查詢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直接上網查詢BGG,尋找喜愛的遊戲。
我們推廣的遊戲多為家庭遊戲,主因為家庭成員的年齡層最廣,所以遊戲是學齡兒童至老年人、初學者至資深玩家皆可以參與的。而且不會有陪玩的感覺,更有驚豔於發現至親好友不為人知的一面。
依遊戲的方式及內容,工作坊分類為以下八類供大家選擇遊戲:
1)邏輯推理-如形色牌、抽密;完成特定組合條件的集牌遊戲。
2)空間幾何-如卡卡頌、水瓶座;特定條件下的自由拼圖遊戲。
3)記憶運算-如睡皇后、七吃九;基礎數理的運算遊戲。
4)感官反應-如醜娃娃、搖滾冰屋;藉五官感應後,選擇判斷的遊戲。
5)投資管理-如卡坦島、房地產拍賣;收集資源,經營買賣的遊戲。
圖片出處:http://boardgamegeek.com/image/1319933/the-settlers-of-catan
6)創意表達-如妙語說書人、故事骰;語言表達、創意思考,分析資訊的遊戲。
7)談判溝通-如狼人、種豆;了解利弊的談判、交易遊戲。
圖片出處:http://boardgamegeek.com/image/765974/bohnanza
8)團隊合作-如:禁制島、疫病危機;特定主題下共同渡過危機的遊戲。
圖片出處:http://boardgamegeek.com/image/1015593/forbidden-island
最後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們,能呼朋引伴到桌上遊戲店找尋心中理想的好遊戲,給與大家更有趣的休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