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作者 / Eric Franklin
我的妻子常常指責我是個勢利鬼,是個有藉口的勢利鬼。我常用鼻孔去看大部分的遊戲。
事實上是,太多了。
實際上:我對那些「非玩家遊戲」(non-Hobby games)嗤之以鼻。畢竟,所有資深玩家不都看不上《大富翁》( Monopoly)、《妙探尋兇》(Clue)和《戰國風雲》( Risk)嗎?
其實,這三款遊戲我都喜歡,特別是《城堡版戰國風雲》( Castle Risk),我認為它是一款能夠更快速進行遊戲的《戰國風雲》變體版。
我是個歐洲遊戲咖,雖然骨子裡跟歐洲並沒有血肉的關係。但我擁有,也喜歡《美國要塞》( Fortress America)和《軸心與同盟》(Axis & Allies),這是兩款在早期背負著美國垃圾運動(Ameritrash movement)旗幟的遊戲。
 
什麼樣的原因會讓我不想買某款遊戲?(或是讓那款遊戲一直躺在書架上?)
運氣不佳 vs.技巧平衡
我比較喜歡的遊戲是可以讓有策略的玩家總是用技術性的策略贏過運氣好的玩家。比方說,我不會買《殺手兔》( Killer Bunnies and the Quest for the Magic Carrot)這款遊戲,因為它是一款抽籤遊戲。有最多紅蘿蔔的玩家 通常會獲勝,但並非總是獲勝。這不是因為策略的技巧,而是因為---獲勝者是隨機產生的。
還要注意那些完全沒有技巧性的遊戲,像是《我們從未側試過這個遊戲》( We Didn't Playtest This At All)。別噓我,因為這是個 100%隨機的遊戲,只要花十分鐘就可以玩完。而它非常非常好玩。
 
無法確定時間的長短
當我坐下來玩一款遊戲,我會想知道這款遊戲要進行多久(在一個合理的時間範圍內)。所以我不會買《川流不息》( Fluxx),因為它可以玩十分鐘或是十小時。
遊戲規則干擾遊戲樂趣
我真的很喜歡《帝國武裝》( Empires in Arms)這款遊戲。我認為它是一款驚人的遊戲---即使規則有很多,但它的規則(大部分)淺顯易懂。所以我對厚厚的規則書無所畏懼。但《帝國曙光》( Twilight Imperium)就並非如此了。可見再多的勘誤手冊也不見得有幫助。
適當的遊戲長度
再一次的重申,我喜歡《帝國武裝》,儘管它是款要玩非常久的遊戲。但它必須如此。它是一款具備拿破崙式策略的史詩級作品。但我不喜歡《英靈:終結之陰霾》( Anima: Shadow of Omega),因為對這款遊戲而言,它實際遊戲的時間,比它應玩的時間還長。
只為歡笑
我喜歡遊戲裡的幽默。我也喜歡精心編寫、玩著文字遊戲的規則書。《哥布林大戰》( Gosu)的規則書可說是個典範。對我而言,《小白世紀》( Muchkin)的規則書並非如此。他的卡片的確很有趣,但規則書看起來卻像笑話集。它的趣味只到你忘記那個笑話為止。我並不會常常讀兩次笑話集,所以我也不會玩兩次《小白世紀》。而這款遊戲本身就太薄弱了。
缺乏玩家互動
對我而言,遊戲的本質是個社交場所。我花時間和一些我不會常常聊天的朋友一起玩遊戲。我的確享受了幾場遊戲,大多是多人紙牌遊戲。大多數的時候,我喜歡可以直接以切斷或搶劫這類直接的方式打敗對手而非先把船坐滿。這就是我喜歡有債務機制的《七大奇蹟:城市》(7 Wonders: Cities)的原因之一。它增加了玩家間的互動(基礎遊戲偶爾會缺乏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我沒有買砌磚樂( Fits)的原因,它不過是款可以非常多人玩的單人遊戲。
有意義的決定
我喜歡可以實際感覺我的決定驅動了遊戲的進行和轉動自己的命運。一款最佳策略顯而易見的遊戲,並不這麼吸引我。玩家不能真正在其中做決定,這就是為什麼『克蘇魯女子高校』(Miskatonic School for Girls)躺在書架上的原因了。
 
 
決定遠離桌子
我想要遊戲中的要素可以決定獲勝者。一個玩《強權外交》( Diplomacy)的優秀玩家就可以了解這種區別。一個不優秀的玩家,就會記得三場遊戲前在義大利,哪個人從背後陷害他。這並不只是「 Eric是個陷害人的傢伙」如此而已,而是「 Eric陷害了我,而我要他付出代價!」。因為「 Eric是個陷害人的傢伙」,所以是一個完全合情合理不去相信 Eric的理由。
幾年前我玩了一場遊戲,來訪的一對夫婦讓我們其他人顏面掃地。他們倆從一開始就打情張。然後,他們很早就說服一個菜鳥玩家與唯一的同盟撕破臉。這並不好玩,這場遊戲早在每個人開始玩之前就定局了。
所以,這就是我用勢利眼得到的簡短的概論了。
 
arrow
arrow

    遊弈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