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位朋友,我們平常除了玩遊戲之外,還曾想過我們在遊戲中獲得了什麼嗎?在遊弈思的教學當中,常有父母希望能讓孩子學到東西,即使是「玩」也不例外。但究竟學到了什麼呢?我們來看看一則國外的討論吧!~

 

我從不沉迷於遊戲,直到我有了孩子。我曾無法忍受撲克牌、金羅美牌;對Sorry!(譯註1)Stratego譯註2)感到無趣;也從不瞭解西洋棋、跳棋和西洋雙陸棋的魅力。

 

但是,有了孩子後,遊戲對我來說有了新的吸引力。一個雨天的下午,哄完我的孩子後,我發現遊戲中有很多不同的技能,能幫助孩子的發展。卡片遊戲如UnoGo Fish(譯註3),讓我的兒子們學會辨識顏色和數字。桌上遊戲如Candyland(譯註4ChuteLadders(蛇棋),則可以強化、急速發展他們對數字線的長度概念。字母遊戲,如我們才剛試圖開始玩的Scrabble(譯註5)、 Boggle(譯註6),則保證可以擴展他們的字彙,並且增加對字首字尾的瞭解。

但我已漸漸的發現,遊戲最大的好處是「社交」。「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事呢?」一個孩子會面無表情的回答說:「沒什麼。」但是,當你和這個孩子之間有一對骰子或一副遊戲的卡片,這個孩子就會突然變得多話。遊戲也教導孩子們如何依序輪流、勝不驕敗不餒(嗯,大部分的時候)。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image/1222817/the-settlers-of-catan

還有其他技能是遊戲所能促進的,有一個我從未想過得技能,是直到我上個月讀了一個已出版的研究才知道的。這個研究刊登在《國家科學研究院公報》(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遊戲促使玩家試著瞭解其他參與者的想法」。他在吹牛嗎?他毫無證據嗎?抑或只是他玩傻了?每個人都可以解讀出我正計畫著下一回合就要獲勝嗎?

 

這個研究由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研究團隊所領導。使用功能磁共振,塑造表現出一種狀況,當個人與其他人玩遊戲,而相互對抗時,不同的大腦區塊會有所活動。

「當玩家在遊戲中和其他人競賽,他們試圖作一個其他玩家的心理模型,模擬其他玩家將會做什麼和他們將如何玩,使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運用策略、與其他人互別苗頭。」和研究領導者Lusha Zhm一起工作的研究者之一Kyle Mathewson如此說到。

這種構築其他人想法、情緒的「心理模型」,在心理學理論中也很知名,對於同理心、換位思考和社會互惠的發展相當重要。這些遊戲的所有技能,都讓我們和其他人的所獲得的成果豐碩。

圖片來源:http://boardgamegeek.com/image/785224/the-settlers-of-catan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正試圖瞭解他人,使我們可以在「戰場」上完全擊垮他們。但這種採取他人視野觀點的能力是種資質,我們想要在各種機會或環境下促進這種資質的成長。總之,陶冶孩子們的心理理論就是:遊戲,眾人皆贏!

 

譯註:

1. Sorry!:1929年的遊戲,打出卡片執行行動,讓自己的指示物在圖板上移動,想辦法前進,並讓其他人的指示物後退,可參考BBG連結:Sorry!

2. Stratego:1949年的兩人遊戲,遊戲開始前先秘密佈署自己的軍隊、大砲和旗幟,先得到對方軍隊旗幟的人獲勝!可參考BGG連結:Stratego!

3. Go Fish:美國首次使用來教導孩童的卡片遊戲,玩家必須藉由尋問的方式,向其他玩家蒐集一組不同數字但顏色相同的組合。參考BGG連結:Go Fish

4. Candyland:糖果之境,我們要想辦法通過重重森林和高山,抵達糖果城堡喔!但是你可以分辨不同的顏色嗎?參考BGG連結:Candyland

5. Scrabble:使用你所擁有的字母拼出一個詞,如果和圖板有所對應的話,還可以有額外的加分喔!但是使用的字母也會有所限制喔!詳情請看BGG連結:Scarbble

6. Boggle:你比須在三分鐘內,從16個字母當中盡可能找到相關的詞,但時間一到,必須先移除玩家間所發現相同的詞才會計分喔!詳情請看BGG連結:Boggle

 

本文作者為Annie Murphy Paul,專寫傳記文學和社會科學的作家。

文章來源: http://mindshift.kqed.org/2012/02/beyond-strategy-and-winning-how-games-teach-kids-empathy/

翻譯:慧湘

譯者的話

大家也許都能想到許許多多的遊戲中,我們所能學到的東西。也許不是刻意的,但我們就是藉由「玩」,不知不覺擁有了一些能力的發展。也許這點在孩子的身上更容易觀察到!

遊戲的世界中,我們會和其他人有所互動,這種互動中,有時競爭、有時合作,我們會學習觀察其他人的行動,想想未來的遊戲發展與局勢。說到這裡,難道這種遊戲方式只有大人會嗎?遊弈思在學校時,時常觀察到小朋友的眼睛咕嚕咕嚕的轉!雖然是輪到自己,但看來與他人無關的行動中,在小朋友的心中卻認為是相當重要的!觀察其他人的一舉一動,成為前往勝利的途徑之一。我想在上文中所說得心理模型,便在小朋友的遊戲當中,不知不覺的建立了。這種親身體驗所發展出來思維,也許比起老師費盡唇舌的指導,更能讓他們自己靈活受用

最後,遊弈思還想和大家分享一點小心得。當我們為了學習而玩遊戲,是否會失去遊戲的樂趣呢?換個角度想,如果玩了遊戲,得到了其中的樂趣,也潛移默化的學到一些東西,比起為了學習而玩,哪種比較令人想玩遊戲呢?我想,我們不如以此同理心去設想小朋友的情緒吧!我們引導小朋友玩遊戲的方式與態度,也會影響小朋友對於遊戲的態度、遊戲過程中的興趣與學習的成效。希望大人們在玩遊戲享受的同時,也別忘了小朋友不也是想享受這番滋味的嗎?

arrow
arrow

    遊弈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