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不曉得最近有在關注我們FB粉絲團的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遊弈思開始丟出一些奇妙的問題要問問大家的意見,標題還取做「餐桌對談」。真奇怪,桌上遊戲跟餐桌怎麼扯的上關係呢?邊吃飯邊玩桌遊好像很讓人心驚膽戰對吧?
沒關係,今天我們就要分享餐桌對談的典故來源。
故事是這樣的:
其實,有上BGG(Boardgamegeek)查閱桌遊訊息的朋友們也許會知道,那些阿多仔或是歪國朋友們最常揪在一起同樂的地方,不見得是台灣常見的桌遊店或是俱樂部等地方。有時候是戶外的野餐的地毯上、家裡餐桌上、客廳的茶几上、咖啡廳的小桌子上。簡而言之,只要符合英文board(圖板)或是table top(桌上)的平台,都可以成為同樂的好所在。
不過,最常見的,還是非家中餐桌莫屬。
原因在於,除了用來享用餐點外,餐桌椅的設計用來玩桌遊也相當適合。一般的餐桌面積都比較大,適合用來擺放為數眾多的桌遊配件。而且餐桌距離廚房較近,玩遊戲玩到嘴饞時,飲料、零食唾手可得,不必離開座位就可以輕鬆享用。更不必擔心離座時,其他玩家會趁你不在時偷偷談了什麼陰謀或條件(飲料喝太多,或零食吃太多而頻頻上廁所就沒辦法了。)因此,在靠近廚房的大桌子上坐上一個下午,堪稱玩桌遊的極致享受。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桌遊與餐桌的邂逅與故事吧!






言歸正傳,餐桌對談就是希望用這個典故來討論一些桌遊相關的話,更期待玩家們能透過這些話題,激發出更多對桌遊的想法與意見,讓桌遊文化的發展更加迷人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