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阿岳

教學日期:2011/10~2011/12

教學地點: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IMG_0114.jpg

去年的秋天,認識了一群熱愛桌上遊戲的媽媽們?他們都來自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平常雖然都是家庭主婦,卻都十分喜歡桌上遊戲。有的媽媽家裡收藏了超過100款以上的桌上遊戲,有的媽媽則跑遍台北的桌上遊戲店,有的媽媽每週都要跟家人來上幾場遊戲。出於對桌上遊戲的熱忱,想要知道更多關於桌上遊戲的相關知識,於是這群媽媽們便邀請我到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幫助他們更深入地認識桌上遊戲。

第一堂課

桌上遊戲概論.gif

出於對這群媽媽的認識不深,不知道他們對桌上遊戲有多少瞭解的情況下,我們先透過概論的方式將桌上遊戲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簡單的介紹。於是我們一路由桌上遊戲定義談到分類的方式。接著透過主題、機制、配件/美術與耐玩性這四個角度來認識桌上遊戲。最後,因為這些媽媽們都是買遊戲不手軟的玩家,索性也把自己買遊戲的一些策略、心得分享給他們知道,不知道這些資訊對這群媽媽們是有益還是有害呢?

第二堂課

設計師遊戲.gif

認識了桌上遊戲的基本相關知識以後,我們開始更深入地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桌遊。其中,「設計師遊戲」這個名詞相當特別,主婦聯盟的媽媽們相當感興趣,於是第二堂課因應而生。就像書一樣,總是會有暢銷作家的書為大眾所愛。桌上遊戲亦然如此,許多設計師不但時時有創新,也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諸如常見的Reiner Knizia, Alan A. Moon. Wolfgang Krama等人。所以在這堂課當中,我們更具體地認識到「設計師」與「遊戲」,不但認識更多很棒的作品,同時也得知孕育這些遊戲的10個作者們。

第三堂課

BGG應用概論.gif

第二堂課結束以後,每位媽媽們都有一個家庭作業,就是要找出給他們的遊戲清單中,遊戲的設計師是誰,並且將相同設計師的遊戲連在一起。但是,中文的網頁中,往往比較少有相關的資訊,所以還沒使用過BGG(Board Game Geek)平台的媽媽們要完成這份作業就顯得格外辛苦了。於是,第三堂課我們一步一步地帶領他們認識BGG的使用發方法,一方面可以幫助他們透過這個網頁找到更多有用的資訊,同時也希望這群媽媽們在採購遊戲之前,有更多遊戲相關資訊可以瞭解。

第四堂課

桌上遊戲歷史.gif

除了現代我們常見的桌上遊戲以外,其實在BGG上面也找得到許多古老的遊戲,很多遊戲的機制也是從過去的遊戲中演化而來。為了一探今天我們所謂「桌上遊戲」的究竟,這堂課我們回到過去,從文明的起源開始探討桌上遊戲在西方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狀況。於是我們先從希臘與羅馬文明出發,看看當時紅極一時的遊戲與遊戲文化。進入中世紀以後,體驗聖與俗之間對遊戲態度之差異。後來,隨著商業的的崛起,世界正逐步邁向現代,遊戲的面向也越來越多元。

第五堂課

近代發展.gif

入20世紀以後,世界邁向所謂的現代,桌遊在這100年間,也有許多變化。我們首先回顧了20世紀幾款膾炙人口的遊戲,不只是認識而已,同時也了解這些遊戲背後的故事,也讓出生於20世紀的我們能夠有所共鳴。1980年代以後,今天我們所謂的「桌上遊戲」慢慢地自德國發跡,並逐步發展成今天我們看見的多元、新奇的桌上遊戲。上這堂課的時候,不僅是這群媽媽們而已,連我自己都覺得相當有意思。因為不論那個遊戲,都與我們生活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能夠知道這些遊戲背後的故事,顯然是相當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第六堂課

桌遊生活.gif

認識完遊戲發展的歷史以後,我們又更具體地貼近外國人的桌遊生活。首先我們先認識桌遊在國外發展的現況,接著深入他們的桌遊生活當中,在聚會、活動、遊戲、設計、出版等活動中體會桌遊文化之精髓。在這堂課當中,我們發現桌上遊戲在國外發展的狀況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不知道是我們的認知不足,還是外國人對於「玩」本身更有一套。不論如何,我們都得到一些結論,那就是,比起我們,他們似乎更認真地看待「玩」這件事,而不是心不在焉地「玩」。

第七堂課

機制.gif

看完一系列桌上遊戲的發展以後,我們又回到桌上遊戲的本身。機制好比桌上遊戲的靈魂,主題好比桌上遊戲的身體。二者合而為一才容易產生好的遊戲。這一堂課,我們將BGG當中歸納出的機制作簡單的分類,並一一介紹這些機制是如何在遊戲中運作或結合。雖然,有得時候某些機制有時候顯得有點穿鑿附會,有時候卻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無論如何,我們發現,許多經典的好遊戲都結合了許多不錯的機制,並且能夠展現設計師的創意與遊戲性。

第八堂課

桌上遊戲另類瑰寶:主題.gif

最後一堂課,一別講授與介紹的模式,這堂課我們採取討論的方式進行。原因在於,很多人雖然知道桌上遊戲一旦失去主題就會變得乏味無趣,卻很少對桌上遊戲的主題有比較深刻的認知。因此,我們分享彼此對對桌上遊戲主題的看法、桌上遊戲主題的負面性以及正面性。還是回歸同樣一句話,桌上遊戲就像書本一樣,每本書都有每本書的故事、作者、架構、詮釋方式等。當我們發現桌上遊戲在主題上面多采多姿的一面時,桌上遊戲才會玩得更有味道。

IMG_0115.jpg IMG_0116.jpg

其實除了上課以外,課程結束以後,我們就恢復成玩家身分,開始玩起桌上遊戲。雖然不能說學以致用,但是遊戲過程中多少有些課程中的新知會變成新的話題與焦點,感覺相當意思。除了參與課程的媽媽們以外,也有許多好朋友會一起參與課程以後的聚會。雖然有八堂桌上遊戲課程,但玩桌遊仍然是個很重要的活動呢~

IMG_0301.jpg IMG_0302.jpg 

IMG_0304.jpg IMG_0305.jpg

少少的人,短短的八堂課,終於在12月的風雨中劃下句點。為了這八堂課,這段日子可說是過得相當充實,因為每次上課前總得花費一個星期以上的時間來準備上課的內容、講義、頭影片。雖然很辛苦,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學到很多東西。非常感謝這群令人敬佩又有趣的媽媽們。他們對於桌遊、學習的熱情非常值得我們仿效喔!

IMG_0300.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遊弈思 的頭像
    遊弈思

    遊弈思‧歐洲桌上遊戲工作坊

    遊弈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